
“請問你未來5-10年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請問你對未來十年的發展有何規劃?”
“請談談你未來5-10年的發展目標,以及如何實現目標!”
……

很多同學在申請高校MBA提前面試的時候,都會碰到職業規劃相關的問題。對于很多不了解內情的同學來說,難免產生疑惑:
1.我就是因為對未來很迷茫所以才想來讀書的,怎么高校上來就讓我做職業規劃?
2.計劃趕不上變化,做十年規劃有什么意義?
高校問職業規劃,究竟意義在哪里?
高校之所以設置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首先,MBA想培養行業精英、職場領袖,這樣的人需要有戰略思維以及頂層設計能力,而不是只關注當下或者過去,這種能力體現在個人身上就是有清晰的職業規劃能力。
其次,這個問題是和“為什么要讀MBA”相呼應的,正因為你有明確的目標,對標你目前的現狀與水平,才能找到其中的差距。所以,MBA是你補足差距、通向目標的一條有效路徑。
雖然提前面試的職業規劃會問到十年之久,但是規劃并非十年不變的。規劃會隨著能力提升,環境變化而動態調整,這也情有可原。但規劃思維是現在就要形成的。
MBA提前面試與求職面試的職業規劃
回答方式,有什么不同?
一般來說,求職面試中HR問到職業規劃,目的之一是了解面試者是否對當前申請的職位要求有清晰深刻的認識,進而招到合適的人。目的之二是判斷求職者未來的職業規劃是不是與公司的發展規劃一致,進而招到穩定的人。所以求職面試中的職業規劃問題,結合企業的發展,順著當前職位的發展路徑進行回答基本可以達到面試官的預期。
MBA提前面試則不同。首先,從同學自身來說,很多同學考MBA是為了換行、跳槽、或者創業,所以他自己的發展路線可能并不那么中規中矩。其次,高校對于其MBA申請者并沒有固有的發展方向預期,面試官對于申請者的表述會充滿未知的期待。對于申請者來說,能夠讓面試官明白你敢想且目標切合實際,并愿意付諸實際行動,通過MBA的學習盡可能的接近目標。
MBA提前面試與求職面試最主要的不同點就是,求職面試是為了判斷申請者是否有雇傭價值,而MBA提前面試是為了判斷申請者是否有培養價值。這就導致了前者更加關注申請者闡述的結果是否滿足心中預期。而后者更加關注申請者的職業規劃是否清晰明確并且可以實現。
怎樣做好MBA面試的職業規劃?
好的職業規劃,必須是結構完整的,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你未來要在什么行業工作,具體的職能及職位目標是什么?這一點在最開始就必須要明確表達出來,也就是讓面試官知道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模糊的職業規劃目標,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對未來沒有深入思考,進而大大降低印象分。
?反例:
我未來十年的目標是在跨國公司做職業經理人。
?分析:
比較空洞,言之無物??鐕竞吐殬I經理人都是比較寬泛的概念,更好的闡述是在某個行業、某個職能,創造什么樣的價值。

自己目前有哪些核心能力來支撐自己完成目標?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通過學習及積累得到提升。能夠找準自身定位,是能讓面試官加分的表現。
?反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知道目前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希望通過MBA學習能夠彌補不足,發揮優勢,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
?分析:
闡述你目前在管理經驗、領導力等方面的不足,通過MBA系統的管理知識可以彌補不足,提升自己。

職業規劃不是一蹴而就的,將長期的職業目標合理拆分成三個階段:

●短期在哪方面進行提升(在校學習2-3年)
●中期在職場得到哪些方面的發展(未來5年)
●長期實現自己怎樣的目標(未來10年)
這樣會使得自己的職業規劃非常清晰,相對來說,短期和中期目標的表述相對要更加詳盡。面試官非常喜歡針對申請者的短期和中期職業規劃進行推敲及追問,所以要深思熟慮自己的規劃是否有實現的可能性。切忌不經思考的理想化表達,否則被面試官抓住漏洞進行追問,那么申請人將非常被動。
?反例:
三年目標:從MBA畢業并獲得優異成績。
五年目標:利用學習的知識使公司獲得長足進步。
?分析:
三年目標可以這樣闡述,“通過MBA管理知識的系統學習,改善和突破自己,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管理理念運用到公司日常的管理中,在實踐中成長。”
五年目標講清楚,推動公司在什么方面取得什么改進,比如拓寬市場渠道、優化人力資源體系或者是營業額穩步增長。
最后,再強調一下,職業規劃幾乎是每個商學院必問的問題。清晰的職業規劃,既能讓自己輕松應對高校的提前面試,又能使自己在讀MBA過程中獲得更加明確的收獲。很多沒有詳細規劃的同學,一定要敲響警鐘,不然很有可能在“職業規劃”問題上翻車!